孕育新生命需要多方面的準備,準媽媽可以透過預產期來預計寶寶的出生日子,本文將為各位媽媽講解正確的預產期計算方法及懷孕週期的身體變化,好讓準媽媽能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並及時做足萬全準備。
預產期計算方法
自然受孕的準媽媽一般可以2種方法去計算預產期,分別為以月經週期計算及以受孕日計算,但這些方法只能提供粗略的估算,準確的預產期還是諮詢婦產科醫生會更為可靠。
以月經週期計算:
以月經週期為28天計算,預產期一般為最後一次月經第一天算起的40週或第280天。然而,如果準媽媽的經期超過或短於28天,就需要修改計算方式,適當地加減日子。
以受孕日計算:
若準媽媽平日的月經週期較為規律,排卵期亦會相對準確,只要確定性行為是發生在排卵期內,預產期就一般為受孕日算起的38週或第266天;但須注意,精子能在體內存活5天,故受孕日有機會比進行性行為當日來得要遲,精子存活的期間都可能是實際受孕日。
有些準媽媽並沒有記錄月經週期的習慣,或本身月經週期比較紊亂,以上兩種方法就較難準確地計算出預產期;建議媽媽向婦產科醫生查詢,醫生通常會以超聲波影像中胚胎的大小推算預產期。因此,準媽媽應定期進行產檢,時刻掌握身體狀況,同時亦能更準確地得知預產期。
為什麼要計算預產期?
計算預產期能有效了解目前寶寶的孕期成長及發展階段,評估寶寶的體型大小及潛在的遺傳病風險,適時地進行產前檢查,包括唐氏綜合症檢查、羊膜穿刺、高層次超音波等,同時可幫助追蹤寶寶的發育狀況,及時調整孕期媽媽的營養攝取、飲食習慣等。另外,推算預產期可讓準媽媽提早做好事前準備;如接受剖腹生產的媽媽,可提前與醫生商討合適日子。
懷孕週期身體變化
胚胎一般會在受精後第三周開始成形,孕婦會開始出現乳房脹痛的現象,而且在進入第四週後就能以驗孕棒準確顯示懷孕,身體亦會容易感到疲倦。進入懷孕的初期第(6至12周),孕婦會有機會出現孕吐,當中包括脹氣、噁心、反胃等症狀。其後開始進入懷孕中期階段(第13-27周),孕吐的情況得到改善,隨之而來孕媽媽會出現胃口變大、腰痠背痛、記憶力變差、容易水腫、靜脈曲張、皮膚色素增深、尿頻、腿部抽筋等身體問題。
隨著體內寶寶的器官及身體各部位發展成熟,懷孕周期亦迎來了尾聲。孕媽媽比先前更容易出現腳腫抽筋、情緒起伏、腸胃不適等症狀;愈臨近預產期,孕媽媽會隨時間遞增而陸續出現初乳分泌、假性宮縮、下體分泌增加、子宮收縮、羊水破裂、下腹疼痛等情況。此時必須多加注意孕婦日常飲食及作息,宜少食多餐及多補充鐵質,同時亦應預先準備好各類嬰兒用品、待產包、「走佬袋」等物資,避免在產期時手忙腳亂。
預產期前還有什麼準備功夫?
除了要準備好寶寶出生後的用具及傢俱,孕媽媽亦要做好迎接新生命的心理準備,調整個人狀態,另一半亦需多留意媽媽的身體狀態及情緒,並預早商討寶寶產後的照護分工。與此同時,孕媽媽可趁預產期前多進行胎教,例如多聆聽一些旋律優美或可令媽媽放鬆心情的歌曲,特別推薦聆聽「迪士尼美語世界」的原創英語歌曲,從胎教開始就讓寶寶多接觸英語,及早為寶寶營造一個輕鬆快樂的英語環境,對寶寶將來的學習做好最佳準備,媽媽亦可藉著聆聽節奏輕快的音樂放鬆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