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打從孩子一出生,父母便要面對不同的挑戰:如何令初生嬰兒吃得香睡得甜、一歲寶寶怕見陌生人、怕父母離開一秒、兩歲小朋友開始反叛、三至六歲小朋友經常駁嘴、打人和發脾氣等等。作為父母可以怎樣和平地應對?很多家長會花不少時間及金錢於孩子智力的培育,讓孩子的認知能力表現過人,在問題對答時又快又準。
其實除了智力的培育,健康的情緒更為重要,當孩子從小感受到有安全感、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及行為,學會責任感並培養同理心時,他必能快樂地成長。最佳例子是五歲的小智(化名),他認知發展很快、反應很快、說話能力很強,但已被迫轉了第三間幼稚園,原因是他情緒很易激動、會打人,在學校被老師視為「不合作、多嘴」的學生。
在遊戲治療課堂中,小智利用玩具創作很多故事,由最初他扮演又暴力又不受歡迎的壞人,慢慢發展至他也想做好人但不得其法,到最後第20堂他終於能自豪地穿上警察背心,做個又快樂又多朋友的人。過程就如魔法般神奇,小智感受到的是接納、同理心及安全感,正正是幫助他情緒成長的養份。現實中,原來小智被評為資優兒童,他的轉變讓我看到孩子成長得有自信、感覺自己可愛,並有健康心理的重要性,並不次於智力的培育。
—————————————————————————–
蔡惠雲姑娘
香港言聽中心專業輔導員、遊戲治療師及言語治療師、香港專業輔導協會會員。曾任香港大學言語及聽覺科學系榮譽臨床督導。現為育兒親子網頁擔任專家顧問並為兒童雜誌撰文,提供有關兒童心理及親職指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