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幼兒「分享」及「輪流」的樂趣
「媽咪,細妹搶咗我既玩具呀!」這可能是父母聽得最多的一句說話,因為幼兒在3歲前還不明白什麼叫「分享」。有研究發現,幼兒對於「分享」玩具的確和他們的心智發展有關係,因為他們會認為「分享」是代表將自己心愛的東西送給別人。在幼兒成長過程中,我們可以灌輸正確的品德教育,同時也應該要以身作則,並向他們講解「輪流」和「等待」的觀念,給他們知道「分享不等於失去」
幫助幼兒理解何為「分享」
多給他們時間思考「分享」的概念
父母不能夠強逼寶寶一時三刻「分享」自己心愛的物品,不要讓寶寶認為不分享代表他們自私,強逼寶寶「分享」反而培養不到任何的品德教育。不論是小孩或是大人,其實都有自己不想分享的東西,就像你會不想跟別人分享你的金錢一樣,你會覺得這是我的物權,怎麼可以讓給別人呢?對一般孩子來說,玩具猶如大人的金錢或昂貴的跑車……等一樣,如果強逼「分享」反而孩子會覺得:「那好啦!給你啊!反正這東西不是我的。」的思想概念。他不單只怨恨,而且還培養不到任何的品德教育。
所以「分享」的概念要等孩子理解後,他心甘情願之下分享才會真正達到品德教育的效果,要慢慢讓寶寶知道分享是一件開心的事。
寶寶是模仿天才
寶寶會以父母為最前線的學習對象,因此父母在家中扮演著非常重要角色。父母可以透過簡單的分享動作,正確地讓寶寶感覺到原來「分享」是一件開心事情,這才是正確的品德教育。
父母除了對自身行為外,給小朋友看的卡通也要悉心選擇。卡通內容豐富有趣能吸引小朋友投入其中,電視內的卡通人物行為都會直接影響到小朋友的認知發育,所以家長可以篩選一些卡通,讓寶寶能吸收正確的品德觀念。
告訴寶寶玩具可以是公家或私人
讓他們知道玩具是公家的可以一起「輪流」玩樂。例如家長可以與寶寶一起玩積木,然後按比例平均分配給寶寶玩,讓寶寶知道玩具也可以跟別人一起玩的。當寶寶想要更多的積木時,家長亦可以再多給一兩個積木給寶寶完成他的積木作品。然後家長也可以試試向寶寶要求一兩個積木,看看寶寶是否已經理解「分享」的觀念。若果寶寶願意給你積木,那麼你就成為品德教育達人了。
用不同的方式與幼兒溝通
借用圖書講故事向他們教導「分享」的概念。
「迪士尼美語世界」除了讓寶寶學習英語之外,還會透過歌曲內容教導他們的生活習慣或主動「分享」的概念。例如在Sing Along! 的《Taking Turns》歌詞裡面唱到“Taking turns, Taking Turns, First it’s your turn. Then it’s my turn.”教導他們「輪流分享」不同的物品及認知到原來一起做一件事會比起自己一個做更快完成。因此,父母可以先留意幼兒的情緒和想法,然後再解析「分享」背後的原因,可能最後會有意外的收穫及使他們享受「分享」的樂趣。
緊貼 World Family Hong Kong Facebook (點擊)
於Instagram Hash TAG #WorldFamilyHongKong 分享您使用「迪士尼美語世界」Disney World of English 的時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