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與子女進行親子閱讀,培養子女良好的閱讀習慣,能有助寶寶日後的語言發展及奠定學習基礎。除此之外,親子閱讀還有什麼好處和注意事項?不同年齡的幼兒又應該挑選哪類讀物?
親子閱讀的4大好處
好處一:提升語文理解能力
從小開始親子閱讀,可為寶寶建立良好閱讀習慣,從而啟發對文字的敏感及熱愛度,使他們日後對文本的理解變得更深入。即使日後需要面對比較冗長且艱深的文章,亦有能力消化內容,轉化成能儲存在腦海中的知識。
好處二:增進親子關係
透過親子閱讀,父母能與寶寶有更多相處時間,當中的雙向溝通及互動也能帶來的正面影響;不但可以增進親子關係,亦可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增加他們對父母的信賴感。
好處三:加強溝通技巧
在嬰幼兒時期就開始進行親子閱讀,幼兒自然能在潛移默化下,訓練到專注力、聆聽技巧、語言能力及累積詞彙。待寶寶的語言發展能力漸趨成熟,家長可以與孩子討論書中內容,多問問題及鼓勵孩子思考,並引導孩子分享個人感受;寶寶亦可從中學習到語言表達及溝通的技巧,而且可以運用腦海中的詞庫作出對話。
好處四:學會情緒管理
除了有效提升各方面的學習能力,親子閱讀更可幫助孩子感受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情緒;過程中,家長可以與寶寶一起思考,鼓勵孩子分享自己透過故事中所感受到的情緒,引導他將其連結到個人經驗中,從而教育孩子該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
不同年齡的幼兒應如何選擇書本?
要透過親子閱讀有效地提升孩子的能力,家長必先為處於不同成長階段的寶寶,選擇適合的書本作為共讀教材。
0至12個月
頭6個月大的寶寶尚未有閱讀理解的能力,只能讀懂父母的表情及手勢,寶寶要在9個月大才開始有理解圖像的能力。因此,家長初期可以選擇童詩、兒歌等有韻律感的讀本,配合手勢動作,多與寶寶說話、唱歌,為寶寶建立一個具豐富語言學習的環境;及後則可選擇以圖像為主的繪本,與孩子一同進行親子閱讀。
家長可透過「迪士尼美語世界」幼兒英語學習系統 Sing Along!系列,與寶寶一起進行親子閱讀,在播放歌曲的時候附加相應動作或互動遊戲,透過視覺、聽覺、觸覺及動作,刺激寶寶的感官。
1至2歲
幼兒一般會在1歲起學會說話,對於圖畫的理解能力亦進一步增加;家長可以選擇含大量圖像及少量文字的繪本,作為親子閱讀的讀物。當寶寶能說出某個圖像的名字,父母可以對該圖像加以闡述,以加強寶寶的理解及增加他的詞彙。
家長可與子女一同使用「迪士尼美語世界」的語言學習機,當中配備了510張語言學習卡,收錄超過3000個單字及句型,配合精美插畫,能有效培養寶寶的專注力及增加詞彙,打好語言基礎。
2至3歲
隨着寶寶的理解能力及詞彙增加,家長可以多與孩子作「對話式閱讀」,選擇圖文並茂的橋樑書或繪本,取代以圖像為主的圖書。親子閱讀期間,可與寶寶多討論書中內容,多提問、多聆聽,並在適當時候補充額外資料,進一步提升寶寶對書本內容的理解。
「迪士尼美語世界」的互動學習筆,集合播放歌曲、點讀詞彙、遊戲及各種互動功能,更具備問答模式,幫助孩子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有效延伸孩子學習興趣。
3至6歲
隨着年齡增長,寶寶的專注力及語言能力亦會有所提高,家長可以選擇以文字為主、篇幅較長,並輔以少量圖畫的書本,如童話故事、兒童小說等,與子女一起享受親子閱讀的樂趣。家長可以繼續沿用「對話式閱讀」的方法,與寶寶討論故事的發展;及後更可以邀請寶寶自行講故事,並嘗試將內容與日常生活連繫,鼓勵寶寶以簡單文字創作故事。
「迪士尼美語世界」的故事圖書以「語言習得」為優先設計理念,故事內容包含大量日常對話的句型及重要的語法。家長可以在親子閱讀時,協助寶寶從不同的故事中,重複學習到相同的句子及詞彙,逐漸建立表達能力的基礎。
親子閱讀小貼士
要進行具學習成效的親子閱讀,除了要為寶寶選擇適合其年齡發展的圖書,家長亦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小貼士:
- 不要操之過急,要因應子女的理解程度,耐心地指導寶寶朗讀書中內容
- 閱讀途中可向寶寶作出提問或進行對話,以增加親子閱讀時的互動性
- 當寶寶能積極並有效地表達感想,家長可以適時稱讚及鼓勵
- 即使寶寶理解或表達能力未如理想,應多鼓勵子女發表感想,不應指責他們,也不應過度催谷
- 時刻留意寶寶的反應,盡量協助子女專注在親子閱讀的過程中;如寶寶專注力已耗盡,就不要勉強他們繼續閱讀